📜

竹沥汤

《妇人大全良方》竹沥汤

威灵仙 附子(炮) 苦梗 蔓荆子 防风 枳壳(去穣,麸炒) 川芎 当归(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竹沥半盏,姜三片,煎至八分,温服。日四服,忌茶。

《备急千金要方》竹沥汤

竹沥(五合) 黄芩(三十铢) 木防己 羚羊角 白术(各六铢,一作白藓) 大黄(二两)茵芋(三铢) 麻黄 白薇 桑寄生 萆 (一方无) 甘草(各半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药减半,纳竹沥,煎取一升,分服二合,相去一食久。进一服。

《备急千金要方》竹沥汤

治两脚痹弱,或转筋皮肉不仁,腹胀起如肿,按之不陷,心中恶,不欲食或患冷方。

竹沥(五升) 甘草 秦艽 葛根 黄芩 麻黄 防己 细辛 桂心 干姜(各一两) 茯苓(三两) 防风 升麻(各一两半) 附子(二枚) 杏仁(五十枚)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七升合竹沥,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千金翼方》无茯苓、杏仁,有白术一两)

《备急千金要方》竹沥汤

治风毒入人五内,短气,心下烦热,手足烦疼,四肢不举,皮肉不仁,口噤不能言方。

竹沥(一斗九升) 防风 茯苓 秦艽(各三两) 当归 黄芩 人参 川芎 细辛 桂心 甘草 升麻(千金翼作通草) 麻黄 白术(各二两) 附子(二枚) 川椒(一两) 葛根(五两)生姜(八两)

上十八味 咀,以竹沥煮取四升,分五服,初得病即须摩膏,日再,痹定止(千金翼无麻黄川椒生姜)。

《备急千金要方》竹沥汤

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方。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讫觉四体有异似好,次进后汤方∶

竹沥(一升) 生葛汁(五合) 川芎 防己 附子 人参 芍药 黄芩 甘草 桂心(各一两) 生姜(四两) 羚羊角(二两) 石膏(六两) 杏仁(四十枚) 麻黄 防风(各一两半)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减半,纳沥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取汗,间五日更服一剂,频与三剂,渐觉少减,仍进后方。

竹沥(三升) 防风 升麻 羚羊角 防己 桂心 芎 (各二两) 麻黄(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两日服一剂。常用加独活三两最佳,此方神良,频进三剂。若手足冷者加生姜五两、白术二两。若未除更进后方。

竹沥(一升) 甘草(一本作葛根二两) 人参 川芎 独活 升麻(各一两) 防风 麻黄枚)

上十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减半,纳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更服。若有气者,加橘皮、牛膝、五加皮一两。

《备急千金要方》竹沥汤

治妊娠常苦烦闷,此是子烦。

竹沥(一升) 麦冬 防风 黄芩(各三两) 茯苓(四两)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分三服,不瘥再作。

又方 时时服竹沥随多少取瘥止。

《备急千金要方》竹沥汤

治心实热,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方。

淡竹沥(一升) 生地黄汁(一升) 石膏(八两) 芍药 白术 栀子仁 人参(各三两)赤石脂 紫菀 知母 茯神(各二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十味至二升七合,去滓,下竹沥更煎,取三升。若须利入芒硝二两,去芍药,分三服。

《普济本事方》竹沥汤

治中风入脾肝,经年四肢不遂,舌强语謇。

威灵仙(去苗,洗) 附子(炮制,去皮脐) 桔梗(炒) 防风(去钗股) 蔓荆子(拣) 枳壳(去穣,细切,麸炒黄) 川芎(洗)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秤,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竹沥半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四。忌茗。

《普济本事方》竹沥汤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

《普济本事方》竹沥汤

秦艽(去土,锉) 独活(黄色如鬼眼者,去芦,洗,焙,秤) 防风(洗,锉) 附子(炮,去皮脐,锉如指大,各一两)

上四味,以水四盏,煎至二盏,入生地黄汁、淡竹沥各半盏,煎至四五沸,去滓。分四服,适温热服,空心日午临卧服。病势去,即以他药扶持,未愈再作。近世贵人用之,多有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