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蜘蛛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蜘蛛散

治阴狐 气,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胀人。

蜘蛛(十四个,熬焦) 桂心(半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十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蜘蛛散

治胡臭熏人,不可向迩者。

大蜘蛛(一个,以黄泥入少赤石脂捣罗极细,入盐少许,杵炼为一窠蜘蛛在内焚以火近烧令通红,候冷剖开)

上一味研细。临卧入轻粉一字,用酽醋调成膏,敷腋下,明早登厕,必泻下黑汁,臭秽不可闻,于远僻处倾弃埋之,免致染人,神良。

《伤寒杂病论》蜘蛛散

蜘蛛十四枚(熬) 桂枝一两

右二味,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再服,蜜丸亦可。

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虚,迟则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消渴,小便多,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者,肾气丸主之。

《医宗金鉴》蜘蛛散

蜘蛛(熬煎)十四枚桂枝半两

右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圆亦可。

【集解】

尤怡曰: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温,入阴而逐其寒湿之气也。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按】

腹痛有虫,以洪大脉别之,未详,必有缺文,不释。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注】

蛔虫,即今之人所名食虫也。蛔虫之为病,发作有时,发则令人吐涎,心痛欲死,即服攻下毒药,非积之痛,乃虫之痛,故不能止也。主之甘草粉蜜汤者,以虫得甘蜜而上,得铅粉而杀,从治之法也。

【集注】

徐彬曰:发作有时,谓不恒痛也,则与虚寒之绵绵而痛者异矣。毒药不止,则必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俱不应矣,故以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甘草与蜜既以和胃,又以诱蛔也。

李□曰:『灵枢』云:蛔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令人吐涎也。蛔上入膈,心在膈上,故心痛,须臾下膈,则痛止,故发作有时也。廉泉任脉穴名,在颔下骨尖中。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蜘蛛散

蜘蛛 十四枚熬 桂枝 二钱

治阴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疝结阴囊,上下不定,有如狐妖。此肝木结陷,阳气不能上达之病。蜘蛛散木气之结,桂枝达木气之阳而升木气之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