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术散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白术散

此治渴之圣药也。

人参、白术、白茯苓、木香、藿香叶、甘草各一两,干葛二钱。共为粗末,每用一、二钱,姜三片引,水煎极。袖珍方:非干葛,乃干姜也。

《小儿药证直诀》白术散

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苦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

人参(二钱五分) 白茯苓(五钱) 白术(五钱炒) 藿香叶(五钱) 木香(二钱) 甘草(一钱) 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热甚发渴,去木香。

学海案∶“聚珍本”葛根二两,余并一两。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妇人脾胃气虚,心腹胀满,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白术 草果仁 诃子肉(各三分) 赤茯苓 槟榔 桂心(各半两) 陈皮 浓朴 人参(各一两) 甘草(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热服。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古今录验》疗妊娠养胎。白术散。

白术 川芎(各四分) 川椒(炒出汗,三分) 牡蛎( ,二分)

上四味,为细末,酒调一钱匕,日三夜一。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川芎。吐唾不能饮食,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复更以浆水服之。若呕,亦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以后其人若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尽服之勿置。裴伏《仲景方》忌雀肉、桃、李。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妊妇伤寒,烦热头痛,胎气不安,或时吐逆,不下食。

白术 橘红 麦门冬 人参 前胡 赤茯苓 川芎(各一两) 甘草 半夏(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姜四片,淡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无时温服。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妊妇伤寒。

白术 黄芩(各等分,新瓦上炒令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但觉头痛发热,便可吃二、三服即瘥。唯四肢厥冷、阴证者,未可服。此方本常州一仕人卖此药,医皆论斤售去,行医用之如神。无人得此方。余自得此,治疾无有不效者。仍安胎,益母子。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妊娠霍乱腹痛,吐逆不止。

白术(炒) 益智仁 枳壳(制) 橘红(各三分) 草豆蔻(煨,去皮) 良姜(炒,各半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妊娠气不调和,饮食易伤。

白术(炒) 干紫苏(各一两) 人参 白芷(各三分,炒) 川芎 诃子皮 青皮(各半两) 甘草(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

愚详小七香丸(见《局方》)、保气散(见十六卷第三论)岂无良效。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烦渴,手足逆冷。

白术 橘红 麦门冬 人参 干姜(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生姜五片,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妇人大全良方》白术散

治中风、身体麻痹不仁。

白术(炒) 芍药 本(去苗土各一两) 续断(去枯者) 当归(酒洗,焙,各二两) 虎骨(酥炙) 乌蛇肉(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脏寒多利者,加附子半两;骨中烦热者,加生地黄一两。

《备急千金要方》白术散

治脾胃俱虚冷方。

白术 浓朴 人参 吴茱萸 茯苓 麦 曲 芎 (各三两)

上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食后服,日三。(一方加大腹、橘皮。

《备急千金要方》白术散

治风入脏腑,闷绝,常自躁痛,或风疰入身,令疰鬼疰飞尸恶气肿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内或外,针灸流移无有常处。惊悸,腹胀,气满,心头满,或恍惚悲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阴下湿痒,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黄,房中劳极方。

白术(十四枚) 附子 秦艽 人参 牡蛎 蜀椒 细辛 黄芩 川芎 牛膝(各三分)干姜 桂心 防风(各五分) 独活 柴胡 桔梗 茯苓 当归(各四分) 乌头 天雄 甘草 莽草?

上二十六味治下筛,平旦酒服五分匕。讫,如人行七里久,势欲解,更饮酒五合为佳。

《普济本事方》白术散

食后多吐,欲作翻胃。

泽泻 白术 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汤调温服。

《普济本事方》白术散

白术 木香 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各等分)

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六分,温服。

《普济本事方》白术散

治小儿呕吐,脉迟细有寒。

白术 人参(去芦,各二钱) 半夏曲(炙,三钱) 茯苓(去皮)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一钱)

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日二三服。

《仁术便览》白术散

治破伤风,大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 葛根 芍药 升麻 黄芩(各五钱) 甘草(七钱半)

上每服一两,水煎服。

《仁术便览》白术散

治伤寒病后气脉不和,食复劳复病症如初者。

桔梗 茯苓 白芷 陈皮 香附 甘草 青皮 山药(各三两) 白术(四两) 干姜(二两)

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若吐泻加白梅。喘加桑白皮、杏仁。伤寒劳复加薄荷。膈气入木通。中暑呕逆加香薷。霍乱加藿香。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白术散

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常服保护胎脏。

白术 川芎(各四两) 川椒(去合口者并子,炒出汗,三两) 牡蛎(粉 ,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米汤任调下。腹痛,加白芍药;心下毒痛,加川芎;心烦呕吐,加细辛一两,半夏二十粒,汤洗入。若渴者,以大麦汁调服,病虽愈,尽服勿置。味恶多阻人,宜作丸服。亦治室女带下诸疾。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白术散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烦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悉主之。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痿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利;及膈气咽塞,上气喘促,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 胀;妇人产前产后,血气不和,霍乱吐泻,气厥不省人事。常服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神效不可具述。

白芷 甘草(炒) 青皮 陈皮 白茯苓 桔梗山药 香附(去毛,各三两) 干姜(半两)

白术(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木瓜干一片,紫苏两三叶,煎七分,食前服。若吐泻,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入薄荷;膈气,入木通三寸、麝香少许;中暑呕逆,入香薷;产前产后,血气不和,入荆芥煎;霍乱,入藿香煎;气厥,入盐汤调下。

《是斋百一选方》白术散

凡吐血,咯血,其得之多因积热之甚,或饮食过度,驰骋伤胃络也,不然惊恐悸怒,使气逆上而不下行,血随气行,宛积胸间,久则吐血咯血,宜服白术散,行荣卫,顺气止血,进食退热,唯忌食热面、煎炙、海味、猪、鸡一切发风之物,酒不宜饮,食不宜饱,常令饥饱得所,自然胸膈空利,气血流顺也。绍兴癸酉秋苏少连病此,极可畏,百药不效。偶姜昌言通判传此方,服之遂愈,后济人屡验,韬光传。

白术(二两)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黑皮) 黄 (各一两) 山药 百合(三分,去心) 甘

上为散,每服一钱半,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六分,温服,日三服。

《苏沈良方》白术散

白术 黄芩(等分新瓦上同炒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三片,大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温服。但觉头痛发热,便可二三服即瘥,唯四肢厥冷阴证者,未可服。此方本常州一土人卖此药。医皆论斤售去,行医用之如神,无人得其方。予自得此,治疾无有不效者,仍安胎益母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又治 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痿黄,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痢;及膈气咽塞 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膨胀;妇人胎前产后,血气不和;霍 不省人事。常服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神效不可具述。

山药 桔梗 茯苓(去皮) 甘草 白芷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香附子(各 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木瓜干一片,紫苏三叶,煎七分,食前 服。若吐泻,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入薄荷。膈气,入木通三寸、 麝香少许。中暑呕逆,入香薷。产前、产后血气不和,入荆芥煎。霍乱,入藿香煎。气厥,入盐汤调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调补冲任,扶养胎气。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动伤胎气,怀孕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脏。

牡蛎(烧粉,二两) 白朮 芎 (各四分)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三分) 上杵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空心,食前。

《医方论》白术散

白术一钱 姜皮 陈皮 茯苓皮 大腹皮五分

为末,米饮下。

健脾和胃,使水气从皮肤而出,故消肿而不碍里。

《脾胃论》白术散

治虚热而渴。

人参(去芦) 白术 木香 白茯苓(去皮) 藿香叶(去土) 甘草(炒,以上各一两) 干葛(二两)

上件为粗末。每服三钱至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如饮水者,多煎与之,无时如不能食而渴,洁古先师倍加葛根;如能食而渴,白虎汤加人参服之。

《伤寒杂病论》白术散

白术 芎 蜀椒(去目汗) 牡蛎各等分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匙,日三服,夜一服。

妇人怀身七月,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如有水状,此太阴当养不养,心气实也,宜泻劳官,关元,小便利则愈。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

【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则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也。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

《医宗金鉴》白术散

白术芎藭蜀椒(去汗)三分牡蛎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按】

文义未详,此穴刺之落胎,必是错简,不释。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白术散

白术 三钱 川芎 二钱 蜀椒 一钱 牡蛎 二钱

养胎之方。

土湿水寒,木气郁结,则胎动失养。白术补土除湿,川芎温达木气,蜀椒温水寒,牡蛎散木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