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己茯苓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茯苓汤

治皮水脉浮,四肢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水气在皮肤中聂动者。

防己 黄 (生)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先煮茯苓减二升,去

《伤寒杂病论》防己茯苓汤

防已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甘草麻黄汤主之;越婢加术汤亦主之。

《医宗金鉴》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按】

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阅者自知,是传写之□。

【注】

皮水表虚有汗者,防己茯苓汤固所宜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则当用甘草麻黄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防己茯苓汤

防己 三钱 茯苓 六钱 炙甘草 二钱 黄芪 三钱 桂枝 三钱

治皮水。治肢肿,轰轰动者。

水在皮肤,肢肿而动。防己黄芪发汗去水。动乃风木之郁,桂枝达木气。茯苓甘草扶土养中气也。